【马栏山杯】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根据地旧址

发稿时间:2019-05-08 09:52    浏览次数:3079    来源:    作者:

资源项目名称:【马栏山杯】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根据地旧址

资源单位简介: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根据地旧址(建筑本体原名桃李庵)位于湖南省衡南县廖田镇桐梓山村井皂里组,坐落于桐梓山山脚,四面环山,仅西侧临一湖水塘,有50米的开阔地。旧址座东朝西,面阔23.12米,进深8.25米,建筑面积190.7平方米;旧址正屋三开间,南北侧各设统子式厢房一间,北侧加建单间披屋一间,南侧加建筒子杂屋一间,建筑布局平面呈“[”形。旧址为砖木结构,悬山搁檩小青瓦屋面,红砂岩基础,墙体青砖下碱,上肩为土砖中字逢卧砌,地面为三合土地面,麻石锁边,木质直棂、一马三箭窗,保持了湘南地区农林建筑的典型形制与风格。

在中国大革命时期,李育松领导的桐梓山农民游击队和宋乔生率领的水口山工人游击队,在桐梓山桃李庵建立了一块工农革命武装红色根据地。工农游击队以桐梓山为战略基地,充分发动群众,实行党的领导,以达到保存自己,打击和消灭敌人为目的。湘南起义后,桐梓山工农游击队经改编后,离开根据地,与朱德、陈毅部队奔赴井冈山。桐梓山工农游击队当时有产业工人800多、农民400多,在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近200次武装起义中,这是产业工人参加起义最多的一支部队之一。这一支千余人的部队战士、指战员为革命先后捐躯,至建国时无一人健在。   

在桐梓山这块热土,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曾经孕育着中国革命的种子,在漫长的战斗岁月里,先烈们为中国革命胜利洒热血、抛头颅。桐梓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开展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他对研究中国革命史,湖南党史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见证。2011年1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根据地旧址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旧址目前已开放参观,并作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用。



资源项目简介: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根据地旧址(建筑本体原名桃李庵)位于湖南省衡南县廖田镇桐梓山村井皂里组,坐落于桐梓山山脚,四面环山,仅西侧临一湖水塘,有50米的开阔地。旧址座东朝西,面阔23.12米,进深8.25米,建筑面积190.7平方米;旧址正屋三开间,南北侧各设统子式厢房一间,北侧加建单间披屋一间,南侧加建筒子杂屋一间,建筑布局平面呈“[”形。旧址为砖木结构,悬山搁檩小青瓦屋面,红砂岩基础,墙体青砖下碱,上肩为土砖中字逢卧砌,地面为三合土地面,麻石锁边,木质直棂、一马三箭窗,保持了湘南地区农林建筑的典型形制与风格。

在中国大革命时期,李育松领导的桐梓山农民游击队和宋乔生率领的水口山工人游击队,在桐梓山桃李庵建立了一块工农革命武装红色根据地。工农游击队以桐梓山为战略基地,充分发动群众,实行党的领导,以达到保存自己,打击和消灭敌人为目的。湘南起义后,桐梓山工农游击队经改编后,离开根据地,与朱德、陈毅部队奔赴井冈山。桐梓山工农游击队当时有产业工人800多、农民400多,在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近200次武装起义中,这是产业工人参加起义最多的一支部队之一。这一支千余人的部队战士、指战员为革命先后捐躯,至建国时无一人健在。   

在桐梓山这块热土,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曾经孕育着中国革命的种子,在漫长的战斗岁月里,先烈们为中国革命胜利洒热血、抛头颅。桐梓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开展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他对研究中国革命史,湖南党史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见证。2011年1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根据地旧址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旧址目前已开放参观,并作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用。




授权项目整体图片:

image.png

image.png

授权设计的特别要求:1.加强文物保护宣传。盘活文物资源,让文物活起来。

2.桐梓山土地革命战争是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县党组织活动的主要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对研究中国革命史,湖南党史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见证,是一处重要革命文物。

3推动红色旅游。


上一条 【马栏山杯】衡南县文物局 云 集 窑(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1970-01-01
下一条 【马栏山杯】罗荣桓元帅主题礼品开发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