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十三:苏区歌谣
保护单位:炎陵县文化馆
主管部门:炎陵县文化体育局
炎陵县是革命老区,苏区歌谣是炎陵县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炎陵县流传甚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包括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和湖南的炎陵(原酃县)、茶陵等县,恢复建立了党的地方组织,建立工农兵政府,建立各县农民赤卫队,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创建了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炎陵这块红色的沃土上,就曾发生了朱毛第一次握手;第一次连队建党;第一次插牌分田等重要革命历史事件。同时,炎陵的红军标语之最,红色歌谣之多也展现了当时革命斗争如火如荼的悲壮画卷。苏区歌谣就是为适应当时的革命需要而创作出来的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根据地军民用当地的山歌,民谣填上新词来歌颂红军,拥护工农兵政府,诉说被土豪劣绅欺压的痛苦,鼓动穷苦百姓起来暴动,实行土地革命,踊跃送子送夫参加红军,劝说白军兄弟投奔红军等等。歌中多用比兴手法,语言通俗生动,感情强烈朴实,夸张比喻恰分。起到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瓦解敌人,消灭敌人的宣传鼓动作用。苏区歌谣主要特性有:
1、政治性。苏区歌谣主要以宣传革命道理为基本内容,在如火如荼的战争岁月中赋予了炎陵歌谣清新的政治生命。通过通俗易懂的歌谣的传唱形式,引导鼓动广大的人民群众投身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参加革命暴动,建立红色苏维埃,为获得平等、自由,建立一个新的中国而起来斗争。苏区歌谣有着强烈的现实性、政治性和斗争性,内容爱憎分明,语言形象生动。
2、时代性。歌谣与当地的群众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主要是以苦歌、情歌、劝歌、盘歌、风俗歌、节令歌、童谣等为主。而在传统歌谣发展起来的苏区歌谣,大至为何革命的道理,小至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它的时代气息更加浓郁,内容也更加丰富。通过群众的传唱,宣传革命的道理,把传播歌谣鲜明的阶级观点和思想内容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了一个划时代的飞跃,是对传统歌谣的巨大突破和超越。
3、地域性。炎陵县红色歌谣主要是以徵调式和羽调式的本地小调和客家山歌为基础,为适应当时的革命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自由歌》、《拥护苏维埃》、《胜利属于工农兵》等,就属于炎陵小调;《十恨心》、《送郎调》、《五劝姐》、《蒋介石就怕毛泽东》等,属于炎陵客家山歌范畴。从内容的表现形式如:《不嫁红军心不甘》、《送郎调》等,蕴含着炎陵客家情歌的浓郁气息;又如:《十二月当兵》就是客家的节令歌;《十恨歌》、《五条苦情》、《工农兵痛苦歌》等,又属客家苦歌的范畴。又如:《劝郎当红军》、《劝白军当红军》、《十劝士兵》、《五劝姐》等,它们又是本地和客家劝歌的具体表现形式。苏区歌谣它是在当地歌谣音律本体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比、兴、赋的手法,赋予全新的革命内容。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强烈朴实,夸张比喻恰如其分。
苏区歌谣大部分都是炎陵本地小调和客家山歌以及部分谣类,也有小部分为学堂时曲小调,如:《插牌分田歌》、《暴动歌》、《步哨歌》、《红军百姓一家人》等。透过这些歌曲可以看到当时部队辗转南北和斗争的残酷,也体现了当时的一种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
苏区歌谣歌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