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湘西“毛古斯、摆手舞、三月三、苗族鼓舞、赶秋”雕刻圆球上。将湘西州的民族节庆文化与菊花石雕完美融合。作品进行了大胆创新,将菊花石雕刻成圆球,并装上轴承马达配上特制的雕花木架使之旋转。人站在固定位置就可以观全貌,突破传统菊花石雕只能单面或双面欣赏的局限,创新了菊花石雕的艺术形式,提高了菊花石雕的艺术品性。
 该作品根据竹根型态设计以荷花,荷叶,金鱼三样,寓意金玉满堂。
 本作品以阴沉木为原料,以中国传统故事为题材创作。
作品选用优质石材,精雕细刻,流畅的线条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砚台小巧精美,古色古香,令人百玩不腻。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邵东根石馆成立于2000年,现颇具规模,有5个高级技师,《姜太公钓鱼》为楠竹蔸雕刻。
 木雕“成果”以香樟木为原材料,前后立体构图别出心裁。用古代纨扇为地,充分表现造型之美,又通过扇面装饰性图案反忖出近景“硕果累累”主题的灵动。作者以精致的刀法生动地描绘出葡萄成熟时的风姿,那虬曲苍劲的葡萄藤及攀附枝叶的小虫,把晶莹的葡萄映衬的更加诱人。整件作品在大层次处理方面充分运用线面结合的技法,充分表达了勃勃生机,富有情趣喜悦之情。
 该作品选材奇特江底乌木,运用叠雕、镂雕、深远浮雕等技法,结合原材料天然造型及泼墨般的质地,如水墨国画似的将浩浩大江、险峡千山的磅礴神韵表现出来。崇山峻岭之间一道索桥横跨两岸,大江之上一叶乌篷悠然渔捕,该索桥及乌篷船以楠竹为原材料,结合湖南宝庆的传统竹雕技法为整幅作品增添勃勃生机,飞虹般的索桥更是将作品“万水千山之间天堑变通途”的主题充分表达出来。总之,峻岭飞瀑、大江索桥,古树山村、码头乌篷等一系列场景有机结合,极具新意地描绘出了一幅绝美泼墨山水画。
 作品刻画一对年迈的老夫妻,在路上偶遇风雨,老人取下衣服帮老伴遮挡风雨的感人场面。二人相伴几十年,相依相偎,风雨同舟,不管自然中的风风雨雨,还是人生中的风风雨雨,以及以后的风风雨雨,老人愿一生为妻子遮风挡雨。 作品以缅甸花梨木为材料,用纯写实的手法雕刻而成。
作者多次赴苗寨考察,初次见身着盛装的苗家姑娘时,深深震撼了作者,银光闪闪的银饰和五彩斑斓的苗族服饰,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